【新聞分享】蔡英文結論:我的責任 就是讓台灣更團結
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今天(2日)在第二場電視辯論最後結論時,訴求感性呼籲包容與團結,她提到齊柏林的《看見台灣》看見了台灣的問題,她則是要幫台灣解決問題。她並表示,她的責任,就是讓台灣更團結;她當選後會立刻啟動朝野協商、產業體質調整、年金改革、對外溝通等4個機制,來跨出團結改革第一步。 蔡英文結論全文如下: 去年年初,台灣損失了一位重要的音樂家,蕭泰然先生。他創作過「台灣翠青」,現在在海內外各地傳唱。不過,他曾經因為在他的音樂中鼓吹台灣人意識,被「國民黨政府」禁止入境,長達十五年的時間,都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。 有一次,他在東南亞的結束演出的時候,回美國途中,飛越台灣的上空,他往下看,看到中央山脈,眼淚忍不住就流了下來。 當時,很多和蕭泰然先生一樣的海外台灣人,都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。 他們結婚了,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回台灣請客,父母親過世了,他們沒有辦法回台灣奔喪。 這些有家歸不得的台灣人,只有有機會坐上飛越台灣上空的班機,在飛機靠近台灣的時候,就會拼命往下看,遠遠的看一眼,看看他們朝思暮想的家鄉。 看見台灣,曾經是一件非常困難,又是這麼辛酸的事情。 前幾年,有一部紀錄片叫做「看見台灣」。透過空拍鏡頭,齊柏林導演讓我們看到了台灣自然之美,也看到我們台灣千瘡百孔的環境。 現在的年輕世代,可能不知道,過去的民主前輩們,也曾經用這樣的角度看過台灣。 一樣是從天空看台灣,上一代的人,因為深愛這個故鄉,而充滿了鄉愁。這一代的人,就是因為深愛故鄉而充滿了焦慮。 不管是鄉愁還是焦慮,幾個世代以來,總是有一個共同的情感,把我們這一群人緊緊地連接在一起。那就是對這塊土地的愛。 我知道我的責任,齊柏林導演看見了台灣的問題,我則是要幫台灣解決問題。 如果我當選總統,從我就職的那一天開始,我會立刻啟動四個機制來跨出團結改革得第一步。 首先,我會建立朝野協商的機制。我會利用這個平台,讓不同的政黨可以經常性地溝通與合作,為國家的改革一起努力。 第二,我會建立產業體質調整的機制。我會邀集產業界,一起加入產業創新計畫,系統性地找回台灣經濟的動能。 第三,我要啟動年金改革的機制,以國是會議來凝聚年金改革的社會共識,穩健完成年金的政策。 第四,我會建立對外溝通的機制,讓我們可以和中國大陸,以及其他國家,有一個相互理解,可以溝通管道,新政府與新民意會在穩定的步伐中前進。 這一次,我的競選的主軸叫做點亮台灣。點亮台灣就是要讓全世界看得到台灣。 讓世界看得到台灣,台灣就必要厚實的國力。 不只台灣的經濟要發展,民主要深化,更重要的是,台灣必須要團結。 曾經有一位台商朋友告訴我:「如果台灣可以更團結,台商在海外打拼,就會有更堅實的後盾」。 上次辯論會的最後,我告訴大家,我的責任,就是讓台灣更團結。 今天,我的結論還是一樣,在這個國家裡,沒有什麼比團結更重要的事情了。分裂就沒有重量,團結才會有份量。 現在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,當年從駐印尼代表,轉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時候,朝野都有很多反對的聲音。 但是,當時民進黨籍的立委陳唐山,卻很肯定他的專業能力,給他高度地支持。 陳唐山曾經是黑名單。陳唐山想回家卻回不來的時候,夏立言進入外交體系,開始他的公務人生。 這兩個人的生命經驗,非常不一樣。政治立場,更是南轅北轍。但是,當陳唐山為夏立言講話的那一刻,證明台灣是可以克服歧異的。 今年職棒總冠軍賽,陳金鋒一上場打擊,不論是猿迷,還是象迷,所有人都為他鼓掌。 因為看到他打擊,就是全臺灣人共同的感動,遠遠超過了一時的勝負。 台灣不是無法團結,改革也不是為了要分輸贏。 團結的道理,朱主席和宋主席都知道。朱主席提出不分你我,一個台灣One Taiwan的理念。宋主席的競選的logo,也傳達了包容的意義。我從參選以來,就一直以實際行動,展現我要追求團結的決心。 我希望,經過這次大選,朱主席、宋主席,我們三個人能夠合作與團結,共同來面對台灣未來的挑戰。台灣總是給我們希望跟勇氣,這個國家永遠值得我們為它奮鬥下去。謝謝大家! 新聞來源:2016.01.02 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