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主進步黨高雄市黨部

2022民進黨地方選舉資訊頁

第二次執政縣市首長會議 蔡英文:推動區域合作建設、權責資源下放地方

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(27)日偕同民進黨13位執政縣市首長召開第二次縣市首長會議,蔡英文表示,若明年重返執政之後,對於未來的國家治理,將推動兩個結構性的調整:第一,推動區域合作建設;第二,權責資源下放地方。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:

      一大早讓大家從各地趕來台中開會,首先要和各位說一聲,辛苦了。但是當人民已經把13個縣市的執政權交給了我們,辛苦就是應該的,也是甜美的。

      人民對綠色執政有期待,不僅僅有期待,他們還會用最高的標準來檢視我們,看我們是不是兌現了承諾。也許有人認為,這些檢視的眼光過於嚴苛。但是我要告訴各位,人們不會要求少棒選手打職棒,卻會期待明星球員破紀錄。

      只有高標準的施政,才值得高標準的檢視。

      過去一段時間,我看到各位的努力。我相信每一位首長心裡,都急著要做出更多成績,來擦亮「綠色執政」的招牌,讓支持者不會後悔投下這一票。

      去年九合一選舉,我們提出了「區域聯合治理」的新方向。定期舉辦的縣市首長會議,就是為了要持續落實這個理念,推動台灣各區域的發展。

      在這裡,我要特別提到今天的地主林佳龍市長。做為中彰投的火車頭,台中市不僅與綠色執政的彰化縣攜手合作,也找了國民黨執政的南投縣一起參與區域治理的計劃。

     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,這證明了政治的存在,可以不是為了黨派之爭,而是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。

      雖然民進黨還沒有重返中央執政,但我們已經從地方做起,改變台灣。從當選那一刻開始,我們的綠色執政首長,就不斷地針對人民最關心的議題,交換經驗、共同合作。

      人民關心食安,我們就透過執政平台啟動聯合稽察;人民關心能源不足,我們就辦理了新能源工作坊,聯合各縣市力量發展綠能;人民關心長照,我們也辦理了三合一照顧工作坊,推動在地的社區照顧服務。

      未來,我們還會就人民最關心的住宅問題、區域治理問題,舉辦新的工作坊,來交換經驗,共商解決對策。縣市長是「父母官」,所謂父母,正代表我們被期待,要在第一線上解決人民的問題。

      我說過,13個縣市,是一個團隊。我期待,如果明年能夠重返中央執政,我們將從中央連線地方,形成一個更大的團隊,將我們對各區域發展的藍圖,著手開始落實。

      在我們的藍圖中,將台灣分為六大發展區塊,並且對每個發展區域,都有各具特色的未來想像。

      北北桃基宜的首都圈,將持續是台灣國際經貿的重鎮。桃竹苗地區,是以客家文化及科技元素為特色的生活圈跟發展圈。中彰投地區,是以完善交通路網串聯觀光與產業活動的國際都會。

      雲嘉南地區,則是台灣重要糧倉與先進農業的發展基地。南高屏地區,是以陽光及海洋相關產業為重心的南台灣的門戶,同時與澎湖建構更緊密的生活網絡。花東地區與金馬地區,將在相關條例支援之下,維繫在地特色並提升生活品質。

      我們希望每一個區域,都透過聯合治理的模式,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經濟體,來面對國際競爭。

      而為了要實現這個區域發展藍圖,在明年重返執政之後,對於未來的國家治理,我將推動兩個結構性的調整。

      第一個結構性調整,是推動區域合作建設。

      未來,中央政府的公共建設,將以跨縣市的區域為投資目標。所以同一區域中的各縣市,必須發展出更緊密的共生關係,整體規劃、資源共享。相鄰的縣市,不應該是競爭的對手,而應該是合作的夥伴。

      許多人批評,台灣的行政區過於零碎,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;但重劃行政區,卻又是一項繁複而浩大的工程。因此,更應該藉由區域聯合治理的模式,促成各縣市的資源分享,讓有限的資源,發揮無限的效益。

      第二項結構性調整,是權責資源下放地方。

      凍省之後,原本的資源並沒有下放給地方,反而交給了更遠的中央。造成了「強中央,弱地方」的問題,縣市政府資源不足、嗷嗷待哺,而中央手握權跟錢,卻不清楚地方第一線施政的需求。

      要解決這個問題,就必須適度地分權地方,讓第一線的地方政府扛起責任。我相信最清楚地方需要的,是地方政府;我也相信最了解人民需求的,也是地方政府。

      未來,有許多領域,包括教育、產業發展、社會福利等,應該要給予地方更多的權限,並適度下放錢與權,讓地方政府有更強的能量,來推動區域的建設及發展。

民進黨來自基層、來自草根,挽起袖子做事,從來都不是問題。但治理的趨勢正在改變,「推動區域合作建設」與「權責資源下放地方」,將是未來公共治理的主流。

 人民投票給我們,不是希望明年再來改變。人民投票給我們,是希望開票的第二天,改變就會到來。但是我們都知道,改變不會第二天就來,但是,可以第二天就開始。

      我們齊聚在這裡,正是為了要迎接改變,我們要擬定清楚的政策方向,要建立完整的合作機制,充分溝通、互相理解、說服人民。希望在會議中,大家能夠暢所欲言,充分討論,我再一次謝謝大家的出席,改變台灣不在一朝一夕,但在每天的準備之中,謝謝大家。